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林鏘雲
释义

林鏘雲1894——1970

又名錕池、昌文,廣東新會人,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 生。8歲入私塾。13歲隨父赴香港。14歲當學徒。後爲海員和洋務工人。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並參加海員公益社。1922年1月,參加海員大罷工。1925年7月,入罷工委員會開辦之宣傳學校學習; 9月結業,任罷工委員會宣傳部演講隊第一分隊隊長。1926年夏,奉派至南海縣 (今佛山) 任中國國民黨縣黨部農民部幹事; 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冬,被派往南海縣開展農民運動,並任南海縣九江市 (今佛山縣南一鎮)國民黨市黨部籌備主任。1927年12月,廣州起義開始後,被派至工人赤衛隊開展政治工作。起義失敗後,轉赴農村。1928年2月,赴香港,擔任中共洋務工會支部書記。不久,被派回南海,恢復和建立中共黨組織;5月任中共南海臨時縣委書記; 6月任中共佛山市委常委; 8月因黨組織被破壤,返香港。1929年初,調廣東省濟難會,任救濟部部長。1930年5月,奉命至英國海軍俱樂部當服務生,同時擔任中共九龍地委書記兼洋務工會支部書記。1931年3月,任全國海員總工會特派員,派回香港工作; 5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又任命爲全總南方特派員,兼海總香港特派員; 12月被捕,被判驅逐出境,回上海後,被海總分配負責太平洋航綫海員工作。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被關入江蘇陸軍軍人監獄。抗日戰争爆發後,被押解至高淳縣農村,後越獄,於1938年1月輾轉到武漢,後派回廣東,任中共廣東省委職工部副部長; 5月派赴中共南順工委負責職工部工作。廣州淪陷後,負責南順工委工作。1939年冬,率游擊隊轉至番禺南部開展抗日活動。1940年夏,任中共南番中順中心縣委委員。1942年6月,任廣東游擊第二支隊代司令員。1943年春,任珠江地區指揮部司令員。1944年9月,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員。1945年7月,任中共廣東區黨委委員。1946年夏,中共廣東武裝北撤時,任軍政委員會委員,幹部大隊大隊長; 10月入中共華東黨校學習,不久,被調中共中央城工部工作。旋又被派赴廣東,任兩廣縱隊副政委。1948年8月,出席哈爾濱全國第六次勞動大會代表,被選爲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常委兼組織部部長。1949年底,調回廣東,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委員,華南分局職工委員會第二書記。1950年1月,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勞動局局長;3月任廣東省總工會籌備會主任; 8月兼任廣東省失業工人救濟委員會主任。1953年4月,任廣東省總工會主席。1957年10月,任廣東省老根據地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主任。1958年9月,任廣東省副省長。爲第一、二届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委,中共廣東省委常委。1970年10月2日逝世,終年76歲。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