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兰亭集序》
释义

《兰亭集序》 

又称《兰亭宴集序》、《兰亭序》,宋人称之《禊序》、《禊帖》。著名行书法帖。为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兰亭举行修褉之礼时所作。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誓墓辞官,乃游名山、泛大海、采药石,终老东土。据传此序由羲之微醉后以鼠须笔写成。运笔如有神助,字体遒美,富于变化,历代书家奉之为行书第一神品。序文亦佳,抒士大夫之闲逸之情。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传真迹殉葬唐太宗。后人摹本有:神龙本(唐·冯承素双钩廊填本)、定武本(欧阳洵临)、褚遂良临本、张金界奴本(虞世南临),又有乾隆时刻《兰亭八柱》等。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耳。”实为墨宝。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