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李觏
释义

李觏1009—1059

北宋思想家。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南城在盱江边,旧称盱江先生。家贫好学,以教学为生,从学者常数十百人。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因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其哲学思想有唯物主义因素,认为五行万物是阴阳二气之会合。反对道学家不许谈“利”、“欲”的虚伪道德观念,认为“人非利不生”,“欲者人之情”。很重视发展生产,指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主张做到“人无遗力,地无遗利,一手一足无不耕,一步一亩无不稼”。还注意土地问题,说“平土之法,圣人先之”。主张“限人占田,各有顷数,不得过制”,在农民有田可耕(包括佃耕)的条件下,然后于占田之外,“有能垦辟者不限其数”。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主张将过多的工商者和不在四民(士农工商)之列的“冗者”(如和尚、道士、巫医卜相、倡优等)驱之归农。著作有《盱江文集》(或称《直讲李先生文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