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琳南朝宋时僧人。本姓刘,秦郡(在今陕西)人。少出家,为道渊弟子。精研佛教经义,通晓儒家典籍及老庄思想。有才辩,善为文。与庐陵王刘义真相往来。曾著《均善论》,假借白学先生与黑学道士之辩论,对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本无宗的“本无”说进行了批评,以为这只是“浮变之理”,“诚未见其深渊。。揭露了佛教说大话“于事不符”的虚伪性,“今效神光无径寸之明,验灵变罔纤介之异,勤诚者不覩善救之貌,笃学者弗克陵虚之实,徒称无量之寿,孰见期颐之叟,咨嗟金刚之固,安觌不朽之质。”指出佛教徒礼拜求佛,“近欲未弭,远利又兴”,其施舍的目的在于冀求百倍之利,故“虽言菩萨无欲,群生固以有欲矣”。他主张废除天人鬼神之说,行“循利迁善”之事,而“与周孔并力致教”。此论受到何承天的支持,而为佛教徒所排摈,纷纷要求处以“波罗夷”(佛教极重罪,犯者被驱逐出教团),但宋文帝极为赞赏,予以重用,使参与议论军国大事,时号“黑衣宰相”,势倾一时。曾注《孝经》及《庄子·逍遥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