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張際春
释义

張際春1900——1968

湖南宜章人,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生。6歲入私塾。15歲入初级小學。17歲考入宜章縣高级小學。20歲入衡陽省立第三師範學校。1925年畢業後回宜章,在本鄉初级小學任教,兼辦農民協會,後至滿塘張家完全小學教語文,與張登等组建中國國民黨區黨部,任常務委員。192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縣立女子初級師範學校任教,並擔任國民黨縣黨部常務委員; 在中共黨内擔任女師黨小组组長; 5月馬日事變後,回家鄉隱蔽,並與當地中共黨组織取得聯繫。1928年1月,參加宜章起義,成功後,奉调擔任中共宜章縣委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兼縣農民協會秘書長; 3月随工農革命軍第三師上井崗山,初在第三十二團黨委會工作,後调到第二十八團黨委會工作。1929年初,調第二縱隊任宣傳科科長。1930年夏,調任紅四軍秘書長; 同年秋,調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宣傳處處長; 12月調至中国工農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工作,兼任機關黨支部書記。1931年春,調任红三軍秘書長。後調任紅四軍第十一師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紅十一軍軍政治部主任。1932年初,調任紅四軍第十三師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十三師改名為第四十五師,仍任師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初,調第二步兵學校擔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0月中央红軍開始長征,任红五軍團宣傳部部長。1935年秋,任红四方面軍紅軍大學高级指揮科主任教員。1936年11月,任紅軍大學第二校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調紅軍大學第二期第一隊學習,並擔任學員隊黨支部書記。畢業後,留校政治部工作,繼調中共中央軍委總参謀部工作; 8月調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任副主任; 11月調任警備區政治部主任,兼任中共绥德特别區委委員。1938年3月,調回延安,任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和黨務委員會書記。1942年9月,代理抗大政委兼軍政委員會主席。1943年1月,調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兼宣傳部部長; 10月調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副主任。1945年5月,回延安參加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爲候補中央委員。抗戰勝利後,於9月調任晉冀魯豫軍區及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同時,任中共中央晋冀魯豫中央局常委。1947年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1949年,兼任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和幹部管理部部長,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西南局農村工作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副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主任。1954年初,調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國務院文教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56年參加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選爲中央委員。爲第一、二、三届全國人大代表。1968年9月 12月逝世。終年68歲。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