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孔德 |
释义 | 孔德1798—1857Auguste Comte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曾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认为人类认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理论阶段,最初是神学阶段,其次是形而上学阶段,最后是实证阶段。在实证阶段,只有人们主观感觉构成的经验事实或经验现象才是“确定的”,或者说“实证的”,除此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科学的任务仅仅在于把人们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事实归纳和联系起来。并宣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以感觉经验之外的东西为研究对象,故是“不确定的”,都是不科学的。认为人类社会也经历了相应的三个阶段。与实证阶段相一致的是科学——工业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该社会应以“秩序”和“进步”为原则,建立个人独裁的秩序,实现爱人类爱社会的道德天性。1838年首先使用“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对其系统化作了尝试,因而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在伦理学上第一个使用“利他主义”一词,认为利他必须以利已为基础。他的学说被认为是法国革命后市民社会安定时期的理论。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和《实证政治体系》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