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默觚
释义 《默觚》近代魏源著。分上下两卷。上卷十四篇,为论学之作;下卷十六篇,为论治之作。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哲学、历史和社会批判思想。认为:“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强调“亲历诸身”,重视民众的智慧:“合四十九人之智,智于尧禹”。指出“后世之事,胜于三代”,历史发展取决于“势”,并且“势则日变而不可复也”,这种变化之势与“人情所群便”相一致;所“不变者道而已”。提出“造化自我”,做“造命之君子”,以意志的力量选择自我的道路。认为“人之心即天地之心”,而人心的本质是仁,“仁者天地之心也,天生一人,即赋以此种子之仁”,人心之仁是化生一切的种子。收入《古微堂集》、《魏源集》、《魏源全集》。
默觚书名。即《古微堂内集》。清魏源著。收入《古微堂集》与《魏默深文集》。光绪四年(1878)淮南书局原刻本为三卷:卷一为《默觚上》,凡十五条,未分篇;卷二为《默觚中》,凡六十六条,分《学篇》十三;卷三为《默觚下》,凡八十三条,分《治篇》十六。光绪二十三年宝墨斋本与宣统元年(1909)国学扶轮社本,均将原《默觚上》改题《学篇一》,移入原《默觚中》,增《学篇》为十四,并分此书为上、下两卷。中华书局1976年版《魏源集》收入时,从之。该书系读书笔记,较集中反映作者哲学观点。书中批评“知先行后”说;认识到“阴阳、寒暑、昼夜”等对立双方,“相反适以相成”;并认为后世“胜于三代”,反对“执古以绳今”。此外,对作者之政治、经济观点也有反映。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