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黄盖 |
释义 | 黄盖(?—约215)东汉末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字公覆。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从孙坚起兵,拜别部司马。建安四年(199),为行武锋校尉从孙策讨黄祖。后任春谷长、寻阳令,迁丹阳都尉。任内屡攻袭山越。十三年,随周瑜与曹操战于赤壁,议用火攻,并领战船十艘载薪草、灌油其中诈降,乘机纵火,大破曹军。以功任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屡反,以为武陵太守,平讨招附,郡境乃宁。又击破长沙益阳山民,加偏将军。病卒于官。黄盖 生卒年不详吴国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人。初为郡吏,曾举孝廉。从孙坚起兵,任别部司马。孙坚死后,继从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多次征讨山越,连任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建安中,又随周瑜等拒曹操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建议用火攻,大破曹军,升任武锋中郎将。据《吴书》(黄盖传注)记载,在赤壁之战中,黄盖曾被流矢(箭)所中,时寒堕水,被吴军士兵救起,但不知是黄盖,等他奋力一呼,才辨出他的声音,赶快给他换了衣服,活了下来。后又率兵镇压“武陵蛮”,官至偏将军。黄盖姿貌严毅,爱护兵士,每次征讨,士卒皆为争先。他任官决断,事无滞留,国人思之。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