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俭 |
释义 | 俭春秋孔子伦理思想的概念之一,指推行礼制与待人处事中的节俭行为。孔子重视培养俭的品质,并亲身实行,他的弟子子贡颂扬他“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在实行礼的时候要遵循俭的原则,因为礼少不了玉帛之类物品,如若陷于形式主义,就会刻意铺张,追求奢侈,这会破坏礼。因此孔子将俭视为“礼之本”,鲁国人林放问礼之本时,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尽管过分俭也会有弊病,但是如若奢侈,危害就会更大,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不孙”,即不顺,意为违背礼,这是孔子深恶痛绝的,因此他一再提倡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