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马皇后 |
释义 | 马皇后①(40—79)即明德马皇后。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明帝皇后。马援小女。建武二十八年(52)选入太子刘庄宫,时年十三。奉承阴皇后,备修礼仪,遂见宠异。明帝即位,为贵人。以己无子,奉诏抚养皇子刘烜(章帝),劳悴过于所生。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能诵《易》,好《春秋》、《周官》、《董仲舒书》。自撰《明帝起居注》。每与帝言及政事,多有补益,曾言楚王狱多滥,明帝因有所宽宥。性谦恭节俭,不喜游娱。章帝立,尊为皇太后。曾以西京败亡之祸为戒劝阻章帝封爵诸舅。不信巫祝小医。临终前数绝祷祀。卒谥明德。②(1332—1382)明凤阳宿州(今属安徽)人。郭子兴养女。元至正十二年(1352)嫁朱元璋。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屡受猜忌,均赖以周旋解围。后协助朱元璋创业,减省用度,亲制军鞋以鼓士气。洪武元年(1368)册为皇后。勤于内治,又多保全功臣。朱元璋比之于唐长孙皇后。卒谥孝慈,葬孝陵。③(?—1402)明凤阳临淮(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洪武二十八年(1395)封为皇太孙朱允炆妃。建文元年(1399)朱允炆即位,册为皇后。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率师攻入京师,死于宫中大火中。马皇后 1331—1382即高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与郭子兴善,以季女托于郭子兴,郭子兴如己女般养育她,后把她嫁给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册封为皇后。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贤内助,不仅在生活上关怀备至,而且在朱元璋打天下和做皇帝后,也多所规正,给予很多帮助。马皇后随朱元璋在军中,“居贮糗糒(干粮)脯修(干肉)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有一次,“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帝每御膳,后皆躬自省视”(《明史·后妃·马皇后传》) 马皇后对朱元璋的规正,主要是劝他“缓刑戮”、“厚养贤”。朱元璋上朝决事,有时大发雷霆,马皇后待他还宫,就随事微谏。朱元璋性严好杀,但是经常因马皇后的劝谏而“缓刑戮”。如李文忠镇守严州(今浙江建德),杨宪诬告其不法,朱元璋欲召还。马皇后谏止说:“严州在敌人境内,不应当轻易易将。而且李文忠平素贤德,杨宪的话岂可信。”朱元璋遂作罢。李文忠后来成为开国功臣。学士宋濂因为其孙宋慎有罪受牵连,朱元璋逮捕他,并论死。马皇后谏劝说:“民家为子弟请教师,尚且始终礼待之,何况天子呢。而且宋濂家居,必然不知其孙犯法的事。”朱元璋不听。马皇后侍候朱元璋吃饭时,不备酒肉。朱元璋问她何以如此,她说:“我在为宋先生作祭祀。”朱元璋现出感伤的样子,扔下筷子起身走了。第二天赦免了宋濂,把他安置在茂州(今四川茂汶)。朱元璋曾令重囚筑城。马皇后说:“犯死罪者赎罪免死罚劳役,是国家最大的恩惠。但是对疲囚加役,恐怕仍不免于死亡。”朱元璋就全部赦免他们。有一次朱元璋怒责宫人,马皇后也假装发怒,令执付宫正司治罪。朱元璋问她为什么这样,她说:“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仝上)。 马皇后很重视培养人才和招纳贤士,为此经常谏劝朱元璋。有一次奏事官散朝,聚餐宫中,马皇后命中官拿饭来亲自品尝。发现味不甘美,于是便启发朱元璋说:“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仝上)。朱元璋便以此告诫中禄官(掌宫中膳食)。朱元璋去太学回来,皇后问他有多少生徒,朱元璋告诉她有数千。她说:“人才众矣。诸生有廪食,妻子将何所仰给?”于是立红板仓,积储粮食赐给诸生的家属。太学生家粮即始于此。朱元璋的将领攻克元都,俘获宝玉而至。马皇后说:“元朝就是因为这些东西丧失天下,想来帝王有自己的珍宝吧!”朱元璋说:“我知道你说的是得到贤士才是帝王的珍宝。”马后拜谢说:“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仝上)。 马后还勤于内政,教导六宫的人,要仁厚,以“清净无为为本”。她听说元世祖的皇后曾带领宫女把废旧的弓箭弦洗煮、拆散成丝线,用来做衣服,也仿效去做。做成的衣服,赐给诸王妃公主,“使知蚕桑艰难”。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病卒。谥曰孝慈皇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上尊谥曰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