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靖康之变
释义

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宗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帅完颜宗望(斡离不)率军再逼汴京,钦宗遣使屈膝求和,金遂退师。同年十一月,宗望与宗翰又合师进围汴京,一举攻克。至次年三月,金贵族于大肆搜刮掠夺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之变北宋宣和七年(1125),金军两路攻宋。宋徽宗传位于太子钦宗。靖康元年(1126,丙午)正月,金完颜宗望(斡离不)率东路军围攻开封。宋输金银珠玉,并许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完颜宗望遂于二月退师。十一月,金完颜宗翰(粘罕)率西路军与东路军会师开封城下,开封失陷,钦宗请降。二年三、四月,金军退师,将徽、钦二宗、后妃、宗室、部分臣僚以至技艺工匠、倡优、内侍及礼器法物、天文仪器、书籍舆图、府库蓄积等驱掳北去,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祸”、“靖康之难”、“丙午之耻”。

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事件。宣和七年(1125),金太宗下诏攻宋,分军为两路,西路军以宗翰(粘罕)为主将,自大同进攻太原;东路以宗望(斡离不)为主将,自平州(今河北卢龙)攻燕京(今北京市)。十一月,东路军连陷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兵至燕山府下,宋将郭药师投降。宗望得郭药师,益知宋虚实,因以为向导,悬军深入。京城闻讯,君臣慌乱失措。徽宗下诏罪己,并革除弊端数十件,如将拘收原系百姓土地,给还旧佃人,减掖庭用度等。以此欺骗人民,号召勤王,以御金军南侵。并传位于太子赵桓,是为钦宗,改明年元曰靖康。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宗望(斡离不)率东路军围攻开封。宋输金银珠玉,并许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宗望遂于二月退师。十一月宗翰(粘罕)率西路军与东路军会师开封城下。开封失陷,钦宗请降。靖康二年(1127)三、四月,金军退师,将徽、钦二宗,后妃、宗室、部分臣僚以至技艺工匠、倡优、内侍等数千人,及礼器法物,天文仪器、书籍舆图、府库蓄积等驱虏北去。宗泽率军赴滑县、至大名,欲渡河阻金归,邀还二帝,但因无勤王兵,未成,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祸”,又称“靖康之难”。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故称“丙午之耻”。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