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陈瑚 |
释义 | 陈瑚(1613—1675)明清之际学者。字言夏,号确庵,学者称安道先生。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举人。明亡后,绝意仕进,并奉父移居昆山之蔚村,耕读为生。时局稍定,开始讲学。制定“蔚村讲规”,重“端心术、广气类、崇俭朴”。著“莲社约法”,教以人伦,以“不妄言,不讦私,不谋利,不作无益”相戒,并以“孝弟、力田、行善”为蔚村三约。把著书讲学与风俗教化相结合。早年与同乡陆世仪、江士韶、盛敬“西轩会约”后,放弃“功过格”。接受陆世仪“以敬为本”,在人伦日用中,“随事精察”,日记“敬怠”以分差过。为学强调经世致用,并视“人才消长”、“教化兴废”为“人心生死”、“国家盛衰”之关键。强调“人心”的决定作用,认为:“人心不死,则天命流行而乾坤立,人心死,则天命不行而乾坤亦几乎毁矣。”(《圣学入门序》)坚持并发挥程朱理学的主敬论,认为“敬之一字”是“圣学”之要,是修身与治世的根本。对“敬”字做了细致的分类,提出不同的主敬要求:内敬,要求内心“主一无适”;外敬,要求表现出“整齐严肃”的风貌;静时之敬,要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动时之敬,要求“喜怒哀乐,发皆中节”。此外,还有“一日之敬”、“一息之敬”、“统体之敬”、“物物之敬”等等,要求时时事事都须戒慎恐惧,非礼勿视听言动。提出“一敬立而万善”的观点,把主敬视为通向儒家最高精神境界的必由之路。后汤斌在巡抚“三吴”时,于陈瑚故居建“安道书院”,以弘扬其学。有《圣学入门》、《经义录》、《治事录》、《求道录》、《切己录》、《同善会语》、《西湖约言》、《九谛训解》、《确庵集》。 陈瑚(1613—1675)清学者、诗文家。字言夏,号确庵,又号无闷道人。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少与同里陆世仪为挚交,治学博大精深,以经世为己任,尝上书当事言救荒策,而时不能用。入清绝意仕进,隐居昆山蔚村,游其门者,多英伟之士。又导乡人治水,颇有成效。门人私谥安道先生。《晚晴簃诗汇》以为“其诗与桴亭(陆世仪)相近,桴亭以浑灏胜,确庵则以沉雄胜,在明季遗民诗中,皆当推为巨擘”。其文则人称廉悍,尤善纪事。著有《确庵先生诗文钞》、《顽潭诗话》。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六、《清史稿》卷四八〇、《国朝先正事略》卷二八、陈溥《陈安道先生年谱》。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