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任恺 |
释义 | 任恺(223—283)西晋乐安博昌(今山东博兴南)人,字元褒。魏明帝婿。官至员外散骑常侍。入晋,为侍中,封昌国县侯。为晋武帝所器重,政事多咨之。恶贾充之为人,每裁抑之。迁吏部尚书,选举公平。后为充等谮奏免官,乃纵酒耽乐,一食万钱,犹云无可下箸处。后起为太仆,转太常。不得志,以忧卒。任恺 生卒年不详字元褒,乐安博昌(今山东博兴)人。士族出身。魏明帝时,官至中书侍郎。晋初,任侍中。有综理大小政事之才,并以济世为己任。被晋武帝所信用。时贾充权势显赫,横行霸道,任恺每每加以抑制。因关陇氐羌人反叛,晋军屡败,朝廷欲派大臣前去镇抚,恺与中书令庾纯等趁机提议让贾充出镇关中,任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贾充靠荀勖相助,免于离京,自此更恨任恺。恺久在门下省,典掌机要,与武帝接近,贾充欲使皇帝疏远任恺,盛称恺有知人之鉴,建议让他担任吏部尚书,以便从他选举官吏过程中挑毛病,“九流难精,间隙易乘”(《晋书·任恺传》)。而任恺尽心尽责,选举公平,使贾充之流无隙可乘。由于他不能象原来那样侍从皇帝,遂使贾充,荀勖、冯沈等人有机会进谗言。此后,任恺屡被免官,不复被信用。六十一岁时以忧郁而卒。任恺久居要职、深交庾纯、张华、向秀等人,与贾充之流对立,为时人所敬重。但这只是士族地主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是由权势争夺引起的。在生活上,任恺与所有世族大官一样豪侈,住宅之豪华,衣着之华丽,器皿之精致自不必说,饮食上比每食必尽四方珍馔的何曾、何劭父子还过份,史称“一食万钱,犹云无可下箸处。”(同上)可见其奢靡之一斑。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