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郭威
释义 郭威(904—954)即后周太祖。五代时后周建立者。公元951—954年在位。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西)人,字文仲。少孤,依常氏。先后事后唐、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以佐命功,后汉高祖任为枢密副使。隐帝嗣位,拜枢密使,平河中、永兴、凤翔三镇之反。乾祐三年(950),为邺都留守。后遭隐帝猜忌,家属被杀,遂带兵入朝。隐帝遇害,迎立刘赟。旋以镇、邢二州边警,领兵北征契丹,至澶州,被军士拥立而还。次年即位,改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建都于汴,杀赟。在位三年,改革弊政,免后汉所设“斗余”、“秤耗”等额外苛敛,除中唐以来地方官进奉“羡余物色”。废止后晋、后汉酷刑,除反逆罪外,不得灭族及没收家产。诸州所差散从亲事官等,一齐放散。弛累朝盐、酒、皮革之禁,除后梁以来东南诸州的牛租。废京城内无名额的僧尼寺院等。对数十万归中原之幽州饥民,授与无主土田,放免差税。罢营田,分给现佃户充永业。废共城稻田务,任人佃莳。无主荒地,任农民耕垦为永业。又倡导节俭,严惩贪官,严禁军队扰民,使北方社会逐渐安定。卒葬嵩陵,谥斌皇帝。

郭威  904-954

字文仲,邢州尧山人。本姓常,父简,为晋顺州刺史,刘仁恭攻顺州,简被杀,母改嫁郭氏,乃改姓郭。威十八岁为军卒。契丹灭晋,威与苏逢吉、杨邠、史肇弘等劝刘知远称帝。高祖即位,任威枢密副使。隐帝继位,威为枢密使,平定李守贞等叛乱。乾祐三年(950),隐帝诛杀大臣,十一月,郭威被迫于魏州起兵。是年十二月,郭威称帝。次年,改元,国号周,是为周太祖,郭威即位后,进行了一系改革。除掉后汉重用武夫的弊政,注意搜罗人才,以魏仁溥、范质、王溥参与机谋,用李谷管理财政;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废除后汉时的额外苛敛;罢免州县贡献的珍美食品及特产;减轻刑罚;改革盐法;奖励农耕。太祖虚心纳谏,自奉俭约,临死前遗命薄葬。周太祖进行的改革,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后周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局面好转,同时也使他成为五代时难得的英明皇帝。显德元年(954)正月,周太祖病死。养子郭荣(柴荣)即皇帝位。
相关词:
  • 郭威称帝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