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郝摇旗牺牲 |
释义 | 郝摇旗牺牲李自成牺牲以后,郝摇旗和其他大顺军将领,转战湖南平江、浏阳一带,由于势力较孤弱,遂投靠了南明何腾蛟,一致抗清。隆武帝赐名郝永忠,在何腾蛟部下任援剿右部总兵官都督同知。隆武帝遇难后,郝摇旗被永历帝封为南安侯。在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多立战功,被永历朝廷誉为“中兴战功第一”。顺治七年(1649),郝摇旗率部经湖南武冈北上,与大顺军余部刘体纯、袁宗第会合于荆州以西地区,曾先后攻克南漳、房县、均县、谷城、竹山、竹溪等地。康熙元年(1662),西南的抗清斗争被平定。康熙二年(1663)六月,清军对郝摇旗部分三路进攻。郝摇旗和李来亨部会合于三对河,打败了清军提督董学礼部三万余官兵。郝摇旗、李来亨等部五万多人,直抵四川巫山,攻城未能成功,农民军战败,死七千余人。清军乘胜进攻,攻占了刘体纯固守的陈家坡,刘体纯全家自缢而死。清军随即进兵八石坪、平阳坝的郝摇旗、袁宗弟部。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郝摇旗、袁宗第兵退黄草坪,经过激烈战斗,郝摇旗、袁宗第被俘后不屈牺牲。郝摇旗、袁宗第等人牺牲后,李来亨还在茅麓山据险固守,被图海包围,李来亨突围不成,被叛徒王士品引敌入寨,三万义军全部牺牲,李来亨全家投火自焚。从此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被清廷镇压下去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