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道统 |
释义 | 道统文论术语。唐宋古文家论文所标榜的儒道传统。韩愈称:“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答李秀才书》),“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原道》)。此即为“道统”,而“道”的具体内容则是儒家的仁义道德、礼教纲常。韩愈持文以明道的观点,也即要以文章续此道统。至宋代柳开、石介等继续鼓吹此说。柳开于孟轲后列扬雄、王通、韩愈(《答臧丙第一书》),石介称:“周公、孔子、孟轲、扬雄、文中子、吏部之道,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也,三才九畴五常之道也”(《怪说中》)。其说对于文章应有补纲常礼教、恪守儒家规范不为无功,对于反对当时的浮靡文风亦有积极意义,但其流弊是强化了文以载道的认识,往往忽视文学本身的审美特点。 道统儒家传道之统绪。发端于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以继承孔子儒家正统自命。韩愈仿佛教诸宗祖统,始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相传以“道”的系统,并以孟轲继承者自任。程颐抛开韩愈,以程颢上接孟子。朱熹《中庸章句序》:“道统之传有自来矣。”亦以二程为孟子嫡传,且以二程弟子自居。《宋史》立《道学传》,肯定朱熹作为道统继承者。 道统儒家传道的系统。春秋时孔子所叙尧舜传授之言,为此说之本。“尧曰: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战国时孟子继其说,认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孔子,五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并自命继承孔子正统。西汉扬雄对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说提出异议时,亦论及儒家圣人序列,“或闻五百岁而圣人出,有诸?曰:尧舜禹,君臣也,而并;文武周公,父子也,而处;汤孔子数百岁而生。”(《法言·五百》)唐韩愈作《原道》以排斥佛、老(道教),仿照佛教诸宗的祖统,正式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关于道的传授系统说,以继承孟子自居,开宋代道学先声。南宋朱熹则以周(敦颐)程(颢、颐)上承孟子,自己又上接周、程。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