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道器合一
释义 道器合一亦称“道器不二”。中国古代哲学阐述道器关系的重要命题。主张道不离器,道寓器中,道由器显,器是道之用。最早揭示道器关系的是《周易·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后,道和器便成为中国哲学中的一对范畴。或主张道器合一,或主张道器为二,或既主张道器合一、又讲道器不一。主张道器合一的具体观点也不尽相同。唐柳宗元提出道器不相离的观点。崔憬以器为体,以道为用,指出道必须依赖于器。北宋程颢和程颐主张道器不分,提出“道亦器,器亦道”(《程氏遗书》卷一),形而上的道寓于形而下的器之中。南宋朱熹说:“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朱子语类》卷七十五)但又主张道先于器的道器不一观。陆九渊认为,“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语录上》卷三十四)。物即器,“事外无道”也含有道器不二的思想。元吴澄提出器道“然合一无间,未始相离也”(《答田副使第二书》)。明王守仁主张道器统一于主体意识,即“心”,提出道者器之体,器者道之用,二者是“体用一说”的关系。同时,又提出道先于器的道器不一观。罗饮顺明确指出道器非二的命题,说:“名虽有道器之别,实非二物,故曰器亦道,道亦器。”(《困知记》附录)明清之际讨论道器关系甚多,多主张道不离器,道在器中。其中,王夫之对历史上的道器关系讨论作了总结,明确提出“道器为一”的命题,说“天下唯器”,论证了“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的思想(《周易外传》卷五),这便从根本上推翻了有永恒不变之道的观念。清章学诚主张道器结合,说“道不离器,如影不离形”,“道固器显”(《原道》中),“道寓于器”(《原道》下)。章学诚提出“道器合一”,主要是为了说明学术“皆期明道”,通过治史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道器合一”与“天人合一”、“心性合一”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范畴,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