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连昌宫词
释义 连昌宫词诗篇名。唐元稹作。见《元氏长庆集》。此诗约作于元和十三年(818)春,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后。时作者任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未必亲至连昌宫(故址在今河南宜阳西),此诗乃依题悬拟,内容多取诸传闻,不尽符史实。诗中通过与宫边老翁的对答,借连昌宫的今昔变迁,抒盛衰之感,溯治乱之由,并表达了希朝廷任贤、休兵的愿望。全诗寓针砭于叙事,又糅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于一体,凝重朴茂中时有神来之笔。前人每以与白居易《长恨歌》、郑嵎《津阳门诗》并提,此诗之叙事实有胜于白、郑处。陈寅恪以为,此诗是“合并融化唐代小说之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而成,其篇首一句及篇末结语二句,乃是开宗明义及综括全诗之议论”,故堪称“取乐天《长恨歌》之题材,依香山新乐府之体制,改进创造而成之新作品”(《元白诗笺证稿》第三章)。
连昌宫词诗篇名。唐元稹作于元和十三年(818)平定淮西之后。连昌宫为唐别宫,在河南寿安(今宜阳)。诗借宫旁老人之口,以玄宗暂驻宫中的盛况与安史乱后的荒凉相对照,表现玄宗的荒淫腐败,追溯祸乱因由,谴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弄权,反映当时社会残败破落,表现人民对于和平安定的向往。诗为七言古体,共九十句。多凭想像,刻画细腻,效果逼真。与《长恨歌》并称名篇。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