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 |
释义 | 《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现代侯外庐著。二册。1947年生活书店出版。原名《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1944—1945年重庆三友书店初版。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论述17世纪中国学术的变化,以(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颜(元)、李(塨)、朱之瑜、唐甄为代表,表明在封建末世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学术思想已有新的气氛;第二编专述18世纪汉学及其批判,特别对戴震哲学、章学诚史观和汪中、焦循、阮元等的治学精神和方法有精到分析;第三编论述19世纪思想活动之巨变、经今古文学的争斗,详析龚、魏思想和康有为、章炳麟哲学,涉及宇宙论、认识论、无神论和宗教观等内容,以王国维为终结,显示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后学术思想的划时代剧变。认为“中国先秦诸子思想之花果,固然可以媲美于希腊文化,而清代思想之光辉,亦并不逊色于欧西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来的成果”,此书是为“认识与继承这两个时代惊心动魄的文化遗产”所作的重要努力。所用研究方法为“实事求是”与“自得独立”二者并重,既“存古人之真面目”,又要“抒发古人立言之所以然”,是“五四”以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近三百年思想史的代表性著作。新中国成立后,该书鸦片战争前的部分,曾增删修改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一书于1956年出版,后作为《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该书康有为章以下部分,定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有关洪秀全与洪仁玕、严复、孙中山、鲁迅的论文作为该书的附录。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