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轻重
释义 轻重①《管子》篇名。十九篇,佚三篇,存十六篇。著作年代有战国、西汉等说。为中国古代财政经济理论之重要典籍,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问题均有所论述。提出“与天壤争”,认为“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探索“谷”、“币”、“万物”三者间的轻重关系,详细分析决定物价贵贱的因素:“夫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主张由国家控制谷、币和万物,平衡物价,抑制兼并、打击商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战国财政经济用语。(1)谓钱币之大小、轻重、价值。《史记·管晏列传》:“贵轻重,慎权衡。”司马贞索隐:“轻重谓钱也。”(2)谓斤两。《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赵岐注:“轻重谓斤两。”(3)泛指各种货物之多寡贵贱。《战国策·秦策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4)专指物价的涨跌及“敛轻”、“散重”的物价政策。《管子·国蓄》:“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5)一种经济思想,主张封建国家运用“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的供求规律,控制、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物价政策。《管子·轻重》为反映此种思想之代表作。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8: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