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赵声 |
释义 | 赵声(1881—1911)清末江苏丹徒人,原名毓声,字伯先。光绪二十七年(1901)先后入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二十九年东渡日本,结识黄兴等。回国后,执教两江师范学堂,编《歌保国》宣传革命,并演说拒俄。后赴南北各地谋革命,皆不果。三十一年在南京任督练公所参谋官,在江阴训练新军。旋赴广西任巡防营管带,不久复返南京任新军第九镇第三十三标二营管带,擢标统。次年入同盟会,后至广州,任新军管带、标统与陆军小学堂监督。宣统元年(1909)春,遭忌弃职。次年参与广州新军起义,事败走南洋。三年春发动黄花岗起义,事败至香港,旋病死。赵声 1881—1911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毓声,字伯光,号百先,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少以豪气知名乡里,十九岁考中秀才。八国联军之役后投笔从戎,于1901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后因宣传排满及带头反对学堂规章,遭学监忌恨退学,借寺庙蜷居苦读。江南陆师学堂监督俞明震偶读赵文,惊其才,破格纳其入学。在学期间博览西书,醉心自由、平等、民主政治。1902年毕业。次年东渡日本考察,结识黄兴。归国后,在家乡创办小学堂、书报社、体育会。同年秋,受聘出任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教习,继续宣传革命,曾编写《保国歌》通俗唱本,号召推翻满清王朝。印刷数十万份散发,一时传诵人口,影响至巨。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在“北极阁”登台演讲,慷慨陈词,轰动南京。两江总督端方以为不诛其人国无宁日。赵声闻讯避走长沙,任实业学堂教习。1904年投袁世凯新军。旋即离去。后任北洋某镇队官,拟借保定秋操之机起义,无果南归。旋任江阴新军教练,随新军中自称革命党人郭人漳所部入桂,任管带,曾谋响应黄兴起义,无成。回任南京陆军九镇管带,擢标统。1906年加入同盟会。12月萍浏醴起义爆发,奉徐绍祯派遣前往镇压,赵计划伺机倒戈,遂日夜兼程,然未及到达,义军已败。1907年投广州新军,任管带,擢标统。孙中山发动钦廉起义时,与郭人漳同为内应。及战,郭背信转击义军。事败后,以探亲为由归里,端方下令通缉,逃杭州。1910年11月,孙中山在南洋槟榔屿召集会议,拟倾全力举行黄花岗起义。电请赵声参加,任起义统筹部副部长。次年4月8日,任总司令筹备举事。适反清志士温生才采取个人行动刺杀了广东军事长官孚琦,致广州全城戒严,内应新军被解除武装。28日赵声抵达广州城外,始知起义已经失败,痛哭昏厥,被护送回香港。5月18日积郁病逝。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上将军。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