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 201—270
蜀汉大臣。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西南)人。他幼孤,后来耽古笃学,诵读典籍,精研《六经》,尤善书扎,颇晓天文,是蜀汉学者之一。诸葛亮领益州牧后,命他为劝学从事;大将军蒋琬领刺史,任他为典学从事,总管州之学者。后迁中散大夫、光禄大夫。他见后主沉溺酒色,曾上疏谏阻;又见战争频繁,百姓凋瘁,作《仇国论》谏之。蜀炎兴元年(263)魏大将军邓艾等率兵数路军伐蜀,长驱而前,邓艾偷渡阴平,刘禅与群臣议计,谯周认为: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力主顺势降魏。刘禅降魏后随后主到洛阳,因劝刘禅降魏有功封阳城亭侯。后在晋任骑都尉、散骑常侍。著述有《法训》、《五经论》、《古史考》等,今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