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诗经原始 |
释义 | 《诗经原始》清方玉润撰。十八卷,另卷首分上、下卷。于《诗》三百篇“循文按义”,“推原诗人始意”,故名。对汉唐以至宋儒的《诗》说有所抉择,不为《诗序》、《毛传》所拘,敢于提出己见,突破古训。虽或武断,亦有恰当处。收入《云南丛书》。 诗经原始《诗经》研究著作。清方玉润著。十八卷。不用旧《序》而寻绎篇旨,别拟一序,列于题下,使读者一览而得诗人之意。次录经文,全篇连属一气,而章段分疏明白。总论大旨于后,大抵论断于《小序》、朱熹《集传》之间。原本旁批,勾入经义句下,眉评移于集释之前。末乃集释物名,标明音韵。卷首二卷,附图九幅,及论诗旨。成于光绪初。其时学风,已由东汉古义,上溯西汉今文,宋学已稍复燃,而此书不入门户,唯循文按义,推原诗人始意。屏弃考据义理,而着眼于情感音节,布局笔法之开合变化,及字句研炼之法,作文学之研究,颇多精义,深受当今专家推重。有清一代,能逾经学旧垒,不过姚(际恒)崔(述)数人,方氏最称翘楚。唯喜言诗教温柔敦厚,犹维护封建旧道德,推求言外之意,有时未免牵强,名物训诂,亦多疏失。有《云南丛书初编》本、李先耕点校的中华书局排印本。 诗经原始书名。清方玉润著。十八卷,另卷首二卷。以《诗经》“自汉迄今,未有达诂”,乃“循文按义”,“欲原诗人始意”(《诗经原始自序》),故名。于诸家《诗》说,辨其得失,不为所囿。反对盲目崇信《诗序》及朱熹《诗集传》,认为姚际恒《诗经通论》亦剖析未精,立论未允。自称:“不顾《序》,不顾《传》,亦不顾《论》,唯其是者从而非者正。”(同上)初刊于同治元年(1862),为作者《鸿濛室丛书》之一种。后收入《云南丛书》。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