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诗无达诂 |
释义 | 诗无达诂诗论术语。指《诗经》中作品的旨意本无明确固定的解释。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董氏从先秦时人赋诗言志多断章取义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要自由表达旨意,可不顾原诗题旨,对《诗》作任意的引用和发挥。由于其全然不理会原作本旨,说诗不免有主观随意之弊。但此说也有其合理成分。唐宋以来,论者要求读诗解诗切勿拘执一端,附会牵强,如谢榛《四溟诗话》所谓“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叶燮《原诗》反对“一一证之实事”,沈德潜《〈唐诗别裁〉凡例》谓“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斯为得之”等,皆本其意而发挥,不失为通达之论。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