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词学
释义 词学研究中国韵文中“词”的学科。包括词乐、词调、词谱、词韵、词作、词集、词人、词史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和理论批评。词学研究滥觞于晚唐五代,当时出现的《云谣集杂曲子》、《花间集》、《尊前集》,便是唐五代民间词和文人词的初步结集;后蜀欧阳炯所撰《〈花间集〉序》,描述了词的生成条件及体性特征,可视作词学批评的最早文献。词在两宋达到繁盛的顶点,词学研究也进入发达阶段,其主要成就有二:一是词集编纂的普遍,二是理论探讨的展开。前者有《草堂诗余》、《乐府雅词》、《花庵词选》、《阳春白雪》、《绝妙好词》等不同宗旨和体例的选本广为流传。后者有李清照《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王灼《碧鸡漫志》考证词乐与词调,沈义父《乐府指迷》讲论词的作法,张炎《词源》论述词的源流与体性,标志着词学体系的初步确立。元、明两代,词作中衰,词学稍有进展。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毛晋《宋六十名家词》、《词苑英华》的汇刻,保存了可贵的资料。张《诗余图谱》、程明善《啸余谱》、沈谦《词韵》的整理,为词乐失传后按谱填词提供了凭藉。理论批评方面虽无甚高见,但张的“婉约、豪放分体”说对后世词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于明人选本中多结合评点,更体现了当时文学批评的好尚。清代号称词学复兴,其理论探究深度超越前人。清初,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推崇苏、辛的豪放词风;康熙间,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鼓吹姜(夔)张(炎)的醇雅;嘉、道间,由张惠言肇端的常州词派又倡导“意内言外”、“比兴寄托”。他们各有理论体系,并常通过选本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清人有关词律方面的专书如万树《词律》、王奕清等《词谱》、戈载《词林正韵》等,远较前人细密周备。凌廷堪《燕乐考原》用乾嘉学派的方法考证词与音乐的关系,亦有成就。道、咸以后的词学主要笼罩于常州词派势力之下,如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叙论》提出“无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谭献《复堂词话》宣扬“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标榜“沉郁顿挫”的风格,况周颐所谓“重、拙、大”的标准,都是常州词论的衍续。唯王国维《人间词话》能破除门户之见,熔中国古典诗学与西方美学于一炉,围绕“境界”说来构筑自己的理论,成为近代词学的先驱。此外,近代学者在词籍整理方面亦有重要贡献,如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吴昌绶、陶湘《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江标《宋元名家词》、朱祖谋《彊村丛书》等,均以收辑完备和校勘精审见长。“五四”以后,在新思潮推动下,词学研究呈现出新的局面,除《全宋词》、《清名家词》、《词话丛编》、《全清词钞》等大型总集陆续编纂外,还出现了一大批系统的理论专著,如吴梅《词学通论》、夏敬观《词调溯源》、王易《词曲史》、刘毓盘《词史》、胡云翼《宋词研究》、薛砺若《宋词通论》、夏承焘《唐宋词论丛》、唐圭璋《宋词四考》等,多方面开拓了研究的领域。这一趋势至今又有进一步发展,并同海外词学研究相交汇,重要的论著有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严迪昌《清词史》及谢桃坊《中国词学史》等。
词学词学刊物。夏承焘、唐圭璋、施蛰存、马兴荣主编。创刊于1981年11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不定期出版。至1996年已出十一辑。主要发表国内外词学研究成果,亦载今人词作。分论述、文献、转载、书志、丛谈、词苑诸栏目,每辑均有编辑后记。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