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评判的态度
释义 评判的态度现代胡適用语。指一种对待传统学术文化的态度。1919年胡適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提出以“明变”、“求因”、“评判”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三项目的”。同年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不满意当时一些对于五四新思潮运动的解释,提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这种态度要求“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对于古代遗留下来的圣贤教训”,“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重新给予价值评价,“‘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态度的最好解释。”并指出这种评判的态度,在实际上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研究问题”、“输入学理”和“整理国故”。然而,他一方面认为“学理的输入往往可以帮助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又贬低基本理论对于研究问题的作用,认为研究问题最能使读者渐渐地养成一种批评的态度,研究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主张以评判的态度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以评判的态度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集中体现了胡適对于“五四”后如何建设中国新文化的基本观点。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