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荡阴之役
释义

荡阴之役 

长沙王司马乂被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攻杀后,西晋朝权落入了颙、颖手中。颙回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太宰、大都督,颖归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成为皇太弟(皇位继承人),都督中外诸军事。东海王司马越对他们专擅朝政颇为不满,与右卫将军陈胗及原长沙王部将上官巳等密谋伐颖。永兴元年(304)七月,他们迫使惠帝下诏让被废黜的司马覃复皇太子位,从而剥夺了司马颖作为皇位继承人的资格。随后,司马越任大都督,率大军伐邺,挟惠帝同行。大军到邺城南四十里的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已汇集了十多万人。司马颖派部将石超率精兵五万前去迎战。石超悄悄进至荡阴(今河南汤阴西南),对东海王统领的军队发动突然袭击,将其打得大败,士兵和百官四散而逃,唯侍中嵇绍舍命护卫惠帝,帝虽保全性命,仍面颊中箭受伤,嵇绍则死于帝侧,血溅御衣。事后,左右欲洗帝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晋书·忠义·嵇绍传》)帝被石超俘获,既饥又渴,石超只供给水和秋桃而已。帝被送到邺城,成为司马颖的掌中物。在颖授意下,改元建武。颖继续独掌朝权。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