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胡宪(1085—1162)南宋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字原仲,号籍溪。少尝力田卖药。高宗时,赐进士出身,官建州教授、秘书正字。绍兴中,伊、洛学有禁,他独阴与刘勉之诵习其说。强调“所谓学者,非克己功夫耶?”(《宋元学案》卷四十三)教授诸生“训以为己之学”。秦桧用事,家居不出。桧死,疏言金人必将败盟,愿亟起用宿将张浚、刘锜防金。朱熹曾受父松之嘱受学于宪与刘勉之、刘子翚。朱熹自谓从三君子游而事籍溪先生为最久。对朱熹早期思想有影响。 胡宪(1085—1162)南宋学者。字原仲。因居籍溪而自号,人称籍溪先生。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从胡安国习二程之学。以乡贡入太学,后归隐故乡讲学。朱熹曾从其学。认为“克己”是治学明理的根本,“所谓学者,非克己工夫邪?”(《宋元学案·刘胡诸儒学案》)强调“学”便是自我道德修养的工夫,要求平日恪守道学的仪礼,毋妄言动,“平居危坐植立,时然后言,望之枵然如槁木之枝,而即之温然。虽当仓卒,不见其有疾言遽色。人或犯之,未尝校也”(同上)。对朱熹以后的理学家讲求古礼形式,有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