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五德终始
释义 五德终始亦称五德转移。古代以五行生克原理解释王朝兴废更替的历史理论。(1)五行相克的五德终始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认为土、木、金、火、水五德相克,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循环不已。历代王朝各占一德,每一王朝兴起时克服代表前一德的王朝,衰落时被代表后一德的王朝取代。每一德兴盛时,天必显现某种征兆以示下民。代表该德而兴的帝王便依天的示意,制定符合该德性质的政事、服色等制度。据说“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效法)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吕氏春秋·应同》)其中所说黄帝、夏、商、周制度依据五行性质而定,系出于虚构。秦统一中国后,齐人奏“终始五德之运”,“始皇采用之”(《史记·封禅书》),实行了水德制度。(2)五行相生的五德转移说。刘歆认为五行顺序是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不已。历史上每一王朝代表的一行为前一王朝代表的一行所生。《三统历》由此说出发,以木德配太昊,以火德配炎帝,以土德配黄帝,以金德配少昊,以水德配颛顼;又以木德配帝喾,以火德配唐尧,以土德配虞帝,以金德配夏禹,以水德配商汤(《汉书·律历志》)。
五德终始亦称“五德转移”。战国末驺衍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史记·封禅书》集解引如淳曰:“今其书有《五德终始》,五德各以所胜为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认为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德性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上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递嬗,就是火(周)克金(商),金克木(夏)的结果。秦始皇以及西汉的统治者都用此说为自己的统治寻找理论根据。另外,还有五德相生说,即认为木、火、土、金、水相生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上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如商、周、汉三个朝代的递嬗,是水(商)生木(周),木生火(汉)的结果(见《汉书·律历志》)。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