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杨名时 |
释义 | 杨名时(1661—1737)清江苏江阴人,字宾实,一字凝斋。康熙进士。康熙四十一年(1702)官侍读。五十九年任云南巡抚。雍正二年(1724),疏请在滇实行摊丁入地。次年,晋云贵总督,仍管云南巡抚事。五年,以喜沽名钓誉,被革职,待罪云南。高宗即位,召授礼部尚书,教皇子读书。治理学,著作有《杨名时全书》。 杨名时(1661—1737)清哲学家。字宾实,号凝斋。江苏江阴人。康熙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任直隶按察使、贵州布政使、云南巡抚,后又历任兵部尚书、云贵总督、礼部尚书、兼领国子监祭酒,兼直上书房、南书房,任纂修三《礼》副总裁。师事李光地,传承程、朱理学,但在格物论方面,不同意朱熹“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观点。认为“格物穷理乃格身心之物而穷其理”,“若泛然格去,欲为观象极数之学,非知穷理之要者。”(《大学札记》)“穷理者,穷其性之固有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总此明善而已。”(同上)在人性论方面,认为人性皆善,好善恶皆本心之所发。主张“性合内外”,认为“忘内则所谓外者亦粗迹而已;遗外则所谓内者亦枯槁无用者而已”,但根本目的在于治心。强调恢复“本心之明”,反对“掩其本心之明”,认为善与恶都不过是内心的观念,主张扩展本心的善性。有《易经札记》、《诗经札记》、《四书札记》、《经书言学指要》、《大学讲义》、《中庸讲义》等。后均收入《杨氏全书》。 杨名时(1660—1736)清大臣、诗文家、理学家。字宾实,一字赓实,号凝斋。江南江阴(今属江苏)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历官顺天学政、直隶巡道、贵州布政使、云南巡抚、兵部尚书、云贵总督。雍正间革职。乾隆初召授礼部尚书。谥文定。居官有政声,耿直敢言。出李光地之门,讲求性理之学,诸经皆有讲义。余事为诗。著有《杨氏文集》、《杨氏别集》等,皆收入《杨氏全书》,别有《自滇入都程记》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二九〇、《清史列传》卷一四、全祖望《杨文定公行述》、杨敦厚《杨文定公年谱》。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