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纲常万年 |
释义 | 纲常万年南宋朱熹用语。语出《朱子语类》卷二四:“纲常万年,磨灭不得。”认为封建纲常永恒不变。孔子最先确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关系和仁、义、礼、智、信的宗法观念,后儒概括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朱熹认为它们是由最高的宇宙本体“天理”所规定的,“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晦庵文集》卷七)。自然界具体的事物可能毁坏,但“理”却永存,“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朱子语类》卷一)。纲常是体现“理”的伦理原则,故“三纲五常终变不得,君臣依旧是君臣,父子依旧是父子”(《朱子语类》卷二四)。又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论语章句·为政第二》)。这成为封建社会后期不容怀疑的统治思想。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