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鄧公玄 |
释义 | 鄧公玄1901——1977字太初,湖南酃縣人,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生。1916年畢業於第二高小。1921年畢業於岳雲中學,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文史地部哲學系,並加入中國國民黨。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1926年赴美國留學,入斯坦福大學政治研究所,研究國際公法及國際關係等課程,兼任國民黨美國總支部《少年報》代理總編輯。1928年獲斯坦福大學政治碩士學位; 11月回國抵滬。1929年1月,任上海國立交通大學訓育主任;7月任國民政府鐵道部秘書兼編譯科科長。1931年赴廣州任政務委員會專門委員,並爲孫科辦理秘書等工作。1932年被聘爲廣州中山大學教授。1933年1月,任立法院第三届立法委員。1935年1月,任第四届立法委員,並爲憲法草案委員會委員。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任軍事委員會第六部設計委員。1939年任軍委會桂林行營政治部秘書長,繼任行營秘書長。翌年行營改組,隨白崇禧赴重慶,任軍訓部辦公室主任。1941年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外部主任秘書,1944年離職。1946年應復旦大學校長章益之聘,任教授; 同年11月,當選爲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當選爲立法院立法委員。1949年6月去臺灣,任國民黨立法院黨部改造委員會委員,兼政工幹校教授,復任建黨研究會委員。1954年夏結業於“國防研究院聯合作戰研究班”。後執行律師職務,並先後兼任東吴大學及法商學院教授。1955年被聘爲“國防研究院聯合作戰研究班”外交組副組長。1959年起,兼任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工作,最初任國際組召集人,後任國際關係研究所副主任,並主編《問題與研究》月刊。1975年國際關係研究所改爲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乃自請退休。1976年被推選爲“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1977年2月17日逝世。終年76歲。著有《國際公法與國際關係》、《歐美政治史》、《政治藝術論》、《人生價值論》、《政黨政治的理論與實際》、《極帶現勢》、《中國先秦思維方法論》、《寰宇記游》、《國際論文選》、《理則學與科學方法》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