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章惇
释义 章惇(1035—1105)北宋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字子厚。徙居苏州。举进士。博学善文,王安石重其才能,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元丰三年(1080)任参知政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他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罢,为刘挚、苏辙等所劾,黜知汝州(今河南临汝)。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京、蔡卞等,倡“绍述”之说,恢复青苗、免役等法,力排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再兴。哲宗死,曾反对议立徽宗。及徽宗即位,贬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卒。

章惇  1035—1105

北宋大臣。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父章俞徙居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博学善文,举进士。他耻于居其侄章衡名下,再举甲科。熙宁初,王安石秉政,重其才能,任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加集贤校理,中书检正。吕惠卿去位,邓绾论他同恶,出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元丰三年(1080年)任参知政事,旋被罢,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又历陈、定二州。哲宗即位,知枢密院事。时高太后听政,用司马光等人反对变法,并欲废免役法、恢复差役法,他力陈新法不可废罢。司马光建议得到实行,他在太后面前愤而争辩,言辞与太后相抵触,太后怒,又为刘挚、苏辙等所劾,贬知汝州(今河南临汝)。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意图恢复新法,又被起用,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倡“绍述”之说,恢复青苗、免役等法。引蔡卞、林希等入朝任要职,力排元祐党人。甚至请掘司马光、吕公著墓,请编类元祐诸臣的奏章,又提议派吕升卿、董必察访岭南,打算把被流放的人杀尽。哲宗未允。又兴同文馆狱,想以旧党与高太后勾结谋废哲宗的罪名,追废高太后。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再起。哲宗死,曾反对议立徽宗。徽宗立,为山陵使,灵车陷泥沼中,过夜而行。言者劾其不恭,贬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安置。右正言任伯雨论其欲追废高太后,又贬雷州(今广东海康境)司户参军,徙睦州(今浙江建德)卒。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