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种暠 |
释义 | 种暠(104—164)东汉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人,字景伯。顺帝末为侍御史,劾奏大将军梁冀及宦官宗亲党羽为二千石贪残不胜任者。出为益州刺史,招抚白狼、槃木、邛、僰诸族。以镇压巴郡服直起义不力,免官。桓帝时,历任汉阳、辽东、南郡太守,度辽将军等职,所在安抚百姓,禁止侵掠羌胡,由是羌、胡、龟兹、莎车、乌孙等皆来修好,边境晏然。入为大司农,延熹四年(161)迁司徒,卒于官。种暠 104—164字景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之东)人。其父任定陶令,有财三千万钱。父死之后,种暠将其全部分给宗族及乡里贫民。对追逐名利的人,不与之交往。始任县门下史。后任河南尹主簿,举孝廉,辟太尉府,举高第。顺帝末年,任侍御史。当时所遣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人,多所纠奏,而梁冀及宦官们互为请救,使其事皆被阻遏搁置。而种暠自以主管刺举奸赃,乃再次举奏,帝乃从之,使各伏法。后顺帝命种暠在承光宫监护太子。不久,出任益州刺史,在职三年,使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怀服汉德。后因弹劾梁冀亲信,被免除职务。后凉州羌人骚乱,任命种暠为凉州刺史,甚得民心。被征当升任他职,官吏百姓到京城乞求留之。太后叹息道:“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乃许之。复留任一年,升任汉阳太守,各族男女送至郡界,种暠与作揖道谢,千里不能乘车。又升任使匈奴中郎将。当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任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郡界。后坐事免归。后司隶校尉举种暠为贤良方正,不应。征任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此时匈奴入侵并、凉二州,桓帝再任命种暠为度辽将军。种暠上任后,宣明恩信,诚心慰抚,远近皆服,边境安定。征入任大司农。延熹四年(161),升任司徒。推进名臣桥玄、皇甫规等人。在位三年后去世。并州、凉州百姓为之哀伤,匈奴闻之,举国痛惜。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