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白贲
释义 白贲金元之际诗人。字君举。隩州(今山西河曲)人。金末任怀宁主簿、岐山令。诗名与元好问相上下。入元后,于滹阳结茅为亭,著有《茅亭诗》。李治序之,称其诗“龙韬雷厉于纷拏之顷,玉唾川流于谈笑之间”。惜多不传。《元诗选癸集》录其诗二首并附其小传。
白贲(约1267—约1329)元散曲家。字无咎,号素轩。祖籍太原文水(今属山西),高祖时徙居杭州。父珽,宋遗民,入元曾官江浙儒学副提举。贲至大中入京,官中书省郎,延祐中出为忻州(今属山西)太守。因执法不阿,与达鲁花赤不睦,受谤几获罪,赖御史为辨诬得白,于至治三年(1323)左迁温州平阳州教授,历常州路知事,终文林郎南安路总管府经历。善画,工曲。其散曲《鹦鹉曲》颇有名,冯子振、王恽、卢挚、刘敏中、张可久、吕济民等皆先后有和作。《全元散曲》今存其小令二首、套数三套、残套一篇。《太和正音谱》以其曲入最上品,谓“如太华孤峰,孑然独立,岿然挺出”。生平事迹见《雪楼集》卷二八《白无咎素轩》、孙楷第《元曲家考略》。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