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申公西汉鲁(治今山东曲阜)人,名培。亦称申培公。少与楚元王刘交俱从齐人浮丘伯受《诗》,元王至楚,遂以为中大夫。文帝时,召为博士。所为《诗》传号鲁诗。后失官,退居家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达千余人。武帝初,其弟子王臧为郎中令,议立明堂,乃奏请以安车蒲轮迎之,任为太中大夫,时年八十余。武帝问治乱之事,对以“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旋以病免。 申公西汉今文诗学“鲁诗学”的开创者。名培,亦称申培公。鲁(郡治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史记·儒林列传》谓当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吕太后时游学长安,与楚元王子郢同师浮丘伯。后刘郢为楚王,令申公为太子戊师。郢卒,戊立为楚王,申公遭腐刑。后归鲁,以诗故训教授。武帝时被召问治乱之事,说:“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同上)后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文帝时,立为博士。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鲁诗故》三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