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理学 |
释义 | 理学亦称道学。宋、元、明时期儒学的主要流派。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故名。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为其发端,被称为“理学三先生”。其后,经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人而创立,至朱熹则总其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世称“程朱理学”。以抽象的“理”为宇宙的精神性本体、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认为人性也体现了“理”,为学主“格物穷理”。与朱熹同时,陆九渊创心学之宗,宣称“心即理也”,主张发明本心,无须外求,以“尊德性”为入圣之要,而攻朱为“支离”。朱熹则谓理在心外,以“道问学”为修养阶梯,而斥陆为“简易”。朱、陆纷争不已,形成两大学派。元延祐间复科举,以朱子《四书集注》试士,著为功令。明中叶王守仁发展陆学,提出“致良知”之说,王学乃风靡海内,世称“陆王心学”。程朱之学与陆王之学虽不尽一致,然同尊孔孟,同植封建纲常,同言心、性、理、欲,故清孙奇逢作《理学宗传》皆以入选。明中叶以后,王廷相、黄宗羲、王夫之等曾对其进行批判。 理学亦称“宋明理学”、“道学”。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宋儒在诠释儒家经典过程中,一反汉儒偏重章句训诂的学风,以讲求儒学经义,探究名理兼谈性命为主,故理学又称“义理之学”。北宋张载说“义理之学,亦须深沈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经学理窟·义理》),意谓理学是具较深的思维理论和较高哲理性的学说。和以往哲学相比,理学具有糅合儒、道、佛三教归一的特点,它以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同时吸收佛学和道教的理论思维,作为补充。宋初名儒孙复、胡瑗、石介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扬儒家道统说,开宋代以义理解经的风气,有“理学三先生”之称。但理学的实际创始人为北宋周敦颐,奠基者为二程(颢、颐)兄弟,至南宋朱熹始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周敦颐在《太极图·易说》和《易通》中,已经以简洁的语言论述了宇宙生成和万物化生,提出了一切本于“太极”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从抽象无形的太极那里派生出来的。其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哲学范畴,成为宋代理学的基本范畴。二程提出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命题,认为世界万物皆从“理”而产生,虽然世界上的具体事物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从“一理”的角度去考察,只能是“万物一体”。朱熹明确指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朱子语类》卷一)理是先天地而存在的,把抽象的“理”提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学主“即物穷理”。在朱熹同时有陆九渊一派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他以“发明本心”为宗旨,奠定了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基础。明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良知”、“灵明”为宇宙根源。为学主“致良知”,并强调“知行合一”说。在宋明时期,围绕对“理”的释义分歧,展开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论争。北宋张载视“理”为物质(气)运动规律,说“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正蒙·太和》)。南宋陈亮也明确说“夫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勉强行道大有功》)。明王廷相说“理根于气,不能独存也”(《横渠理气辩》)。认为“理”是“气”的运动变化的规律,“理”不能离“气”而独存。批评了程、朱学派所主的理本气末的观点。 理学释文见“中国古代哲学·名词术语·宋元哲学”类。 理学宋代最重要的儒家学派。亦称道学。与汉代儒家治经侧重名物训诂不同,宋代儒家学者多以释义理、谈性命为主,故有此称。 宋儒理学基于阴阳、老、庄、易及禅宗思想而混成。唐宋儒家排斥道、佛两教,复兴孔孟之道,至南宋朱熹集大成,取得了官方主导哲学的地位。 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取道家,融《周易》,提出了无极、太极、心、性、理、气等哲学范畴,初步建立了探讨宇宙万物、人性伦常的理论体系;同时代的邵雍建立了神秘的天象数学,提出了天地运化、道在物先等自然观和宇宙论,为其他理学家所推崇。他的泛神论世界观成为宋学之根基;张载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天地之根本为虚,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周敦颐的弟子程颢、程颐兄弟则提出了理气说、有对论、人性论、格物致知说等,开始把理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南宋朱熹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认定“理”先天地而存在,把“理”,即封建伦理准则提高到至高无上的、永恒的地位。 宋代理学对“理”和“气”、即精神和物质的研究,把人类对宇宙和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有对”说和“一分为二”的新命题以及对“对”的相互转化性的认识,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的辨证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宋代理学用封建的纲常伦理解释自然现象,使得封建道德观念自然化,又使自然道德化,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宗法等方面,影响深远。
理学元代理学主要继承了宋代理学,其中许衡、刘因、吴澄被称为元代三大理学家。理学由南宋的朱、陆之争发展到朱陆“和会”,以吴澄为代表;由空谈性命到比较倾向日用生理,主张用世、“践履”、“治生”,以许衡为代表;提出“古无经史之分”,返求六经,谓经为史,比较务实,以刘因为代表。元代理学演变出来的上述特点,成为明清理学思想的滥觞。所以,元代理学,在理学发展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