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璠 |
释义 | 王璠(?—835)唐人,字鲁玉。元和进士,又登宏词科。任监察御史。与宰相李逢吉善。长庆末以职方郎中知制诰,转御史中丞。宝历二年(826),为河南尹,惩杀内厩小儿扰民尤暴者,远近畏服。太和四年(830),宰相宋申锡引为京兆尹,密与议除宦官王守澄,他反泄于宦官。迁尚书左丞、判太常卿事,出为浙西观察使。李训用事累荐之,召还,由是倾心附结。累迁户部尚书、判度支,河东节度使。甘露之变时被杀。王璠 生卒年不详唐朝大臣、书法家。字鲁玉。元和初(806)举进士、登宏辞科。累升为监察御史,长庆末擢职方郎中。李逢吉当政时,特别厚待他,官拜御史中丞,于是所恃无恐颇为骄横,逐罢为工部侍郎。后出为河南尹,再迁京兆尹,则政绩颇佳。晚年历任浙西观察使、左丞,拜户部尚书,判度支,封祁县男。璠工于书法,有《唐元忧王寺大圣真身塔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