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王时槐
释义 王时槐(1522—1605)明学者。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历官南京兵部主事、礼部郎中、福建佥事、太仆少卿、陕西参政。少师刘文敏。及仕,遍质四方学者。为学重居敬穷理,“居敬之精明了悟处而言,即谓之穷理,非有二事也”(《答郭以济》)。释“敬”谓:“此心湛然至虚,廓然无物,是心之本体原如是也。常能如此是,即谓之敬。”(同上)提倡“暂省外事,稍息尘缘,于静坐中默认自心真面目。”(《答周守南》)认为“充塞宇宙皆心也,皆事也,皆物也,吾心之大,包罗天地,贯彻古今。故但言尽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答郭墨池》)反对“理先气后”说和佛教以气为幻的理论,认为“盈宇宙间一气也,即使天地混沌,人物消尽,只一空虚,亦属气耳。若谓别有先天在形气之外,不知此理安顿何处”(《与贺汝定》)。主张知行不离,“知者体,行者用,非可离为二也”(《三益轩会语》)。有《三益轩会语》等。

王时槐  1522—1605

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属江西)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官南京兵部主事、礼部郎中、福建佥事、陕西参政。万历间,起贵州参政、南京鸿胪卿、太常卿等,皆未上任即请告退。少师事王守仁弟子刘文敏,及仕,遍质四方学者。反对“理先气后”说和佛教以气为幻的理论,提出理气一元的观点,认为“盈宇宙间一气也。即使天地混沌,人物消尽,只一空虚,亦属气耳,此至真之气,本无终始,不可以先后天言。”(《论学书·与何汝定》)主“透性”说,认为“性”是“先天之理”,“命”是“性之呈露”,“修命”是“尽性之功”。(同上《答萧勿庵》)论修养,主张居敬穷理,提倡慎独。认为“居敬之精明了悟处而言,即谓之穷理”。(同上《答郭以济》)“吾儒主于经世学问,正在人伦事物中实修,故吃紧在于慎独。”(同上《答郭存甫》)论知行关系,则主张“知者体,行者用,非可离为二”(《三益轩会语》)。著有《论学书》、《三益轩会语》。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