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戎 |
释义 | 王戎(234—305)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豫州刺史,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官至司徒、尚书令。善清谈,不务政事。史称其善鉴识,尝品评山涛、王衍、裴𬱟等,深得时誉。贪吝好利,广有庄园,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计算,恒若不足”(《晋书·王戎传》)。为世人所鄙。 王戎(234—305)西晋文学家。字濬沖。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惠帝时,与贾氏联姻,又曾优容赵王伦党孙秀,累官尚书令、司徒。贪吝好货,苟媚取容,为时人所鄙。其作今已不存。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三、《世说新语·德行》。 王戎 234—305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世族出身。好清淡,言论“超然玄著”(《晋书·王戎传》),为时人所推服。与阮藉等过从甚密,是“竹林七贤”之一。袭父爵为贞陵亭侯,累迁至豫州刺史。咸宁五年(279),加建威将军之号,受命攻吴,率军趋武昌(今湖北鄂城)。吴将杨雍、孙述、刘朗等相继率军投降。戎督大军临长江,又迫使蕲春(今湖北蕲春蕲州镇)、邾城(今湖北黄冈西北)的吴军归降。随后与王濬联兵攻破武昌。吴平,进封安丰县侯。安抚荆州,使新归附的吴人悦服。惠帝时,升迁尚书左仆射,兼管吏部。制定“甲午制”,即选举官吏时,先让其任职一个时期,不称职即撤换,称职则正式任命为某官。但试用期中的人的待遇与正式官员相同,因而许多不称职者,离职时亦可获得正式官员卸职时的经济补偿。由此造成选官混乱,被司隶傅咸奏劾。后迁尚书令、司徒。为人处世圆滑,时时取媚于当权者。选举官吏从不考虑贫寒无势者,也不清退靠交结权贵而得到官职的徒有虚名者。随波逐流,无刚毅气节,愍怀太子无罪被贾后废黜,他无一言争谏。西晋末战乱,他又逃避于郏县(今河南郏县),不挺身救国。贪婪好财,曾收南郡太守刘肇贿赂的五十端筒中细布,事情败露后,靠武帝庇护才免于治罪;在各地霸占田地水碓,聚集钱财无数,每自执牙筹,昼夜计算。性吝啬,家有好李树,怕别人得到种子,在出售李子前,总是钻坏。时人讥之。永兴二年(305)卒于郏县,终年七十二岁。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