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祝秀俠 |
释义 | 祝秀俠1907——1986原名庚明,字佛朗,廣東番禺人,1907年 (清光緒三十三年)生。早年入廣府中學,未畢業即考取廣東大學預科,旋赴滬入國立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系,獲文學士學位。留校任實驗中學國文教席。1933年任廣西桂林師範專科學校教授。翌年任廣西大學文學院文學系教授,兼西大話劇團指導。抗日戰争時,任恩平縣縣長。後赴印尼巴達維亞《天聲日報》任總主筆,印度加爾各答整理《印度日報》,任該報總主筆兼總编輯。返渝後,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文書處長兼復旦大學新聞系教授。1945年5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届候補中央監察委員。抗戰勝利回粤;同年冬,任廣州市政府秘書長。1948年5月,任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兼廣州文化大學教授。1949年去澳門,創辦越海學院。1951年去臺灣任“教育部”特約编纂,旋遞補“國大代表”,“僑委會”主任秘書。爲中華叢書會主任委員,“教育委員會”專任委員。後任“華僑協會總會”秘書長,中國文化學院歷史與華僑研究所兼任教授,廣東省文獻季刊社副社長兼主编。1986年9月在臺北逝世。終年79歲。著有 《三國人物新論》、《華僑名人傳》、《中國旅行家列傳》、《粤海舊聞録》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