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守澄 |
释义 | 王守澄(?—835)唐人。宦官。元和中,为徐州监军。后召还,与内常侍陈弘志毒杀宪宗,迎立穆宗。长庆中,知枢密事。宝历二年底(827年初),宦官刘克明等杀敬宗,他与梁守谦等杀克明,立文宗。复为右神策中尉。太和五年(831),宰相宋申锡谋诛宦官,事泄,他使人诬申锡谋反而加贬逐。八年,荐引李训、郑注。次年,李训、郑注秉文宗意,引宦官仇士良分其权,寻遭鸩杀。王守澄 ?—835唐朝宦官。宪宗于元和末年被宦官陈弘志等毒死,王守澄与中尉马进潭、梁守谦、刘承偕、韦元素等立穆宗为帝。长庆年间,知枢密事。文宗即位,守澄为骠骑大将军,任右军中尉。文宗因元和年间弑君宦官尚在,而且权势很大,心中痛恨不已。故任用宋申锡为宰相,欲待机铲除宦官,事泄,王守澄令军吏豆卢著诬告宋申锡与漳王谋反,将宋贬至边远之地。后李训、郑注当权。李训取得文宗信任,探知文宗的意图,以铲除宦官迎合文宗的心意。当时宦官仇士良被王守澄所压制,李训便奏用仇士良以削弱王守澄的权力,任仇士良为左军中尉,王守澄大为不满,因而产生矛盾。太和九年(835)被文宗赐鸩毒死,秘而不宣,追赠扬州大都督。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