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王何之辩
释义 王何之辩明王廷相与何瑭关于阴阳造化问题的论辩。明嘉靖五年(1526)至嘉靖十三年间进行。何瑭曾对当时一些气本论不满,指摘“近世儒者”“未明造化之妙”,先后撰有《阴阳管见》、《阴阳管见后语》以及《阴阳管见辩》攻之。王廷相在此期间除刊行其哲学专著《慎言》外,作有针对何瑭论辩的《答何粹夫》(二首)、《答何粹夫论五行书》以及《答何柏斋造化论》。二人论辩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宇宙本源问题。何瑭针对《慎言》中说的“道体不可言无,生有有无”这一观点,提出“道体兼有无”,认为宇宙之本是“太极”,它是“阴阳合一未分者也,阴有阳无”。王廷相则说,“道体本有、本实,以元气而言也。元气之上无物,故曰太极”;有虚即有气”,虚气不离。(二)宇宙生成问题。何瑭否定王廷相的元气论,主张“天地水火造化本体,皆非有所对待而后生也”。王廷相反驳说,“四者皆自元气变化出来”,“天者,气化之总物”,“土者,水之浮滓”,“金石草木,水火土之化也”,“皆出自元气之种”。与此同时,王廷相还指出何瑭以五行配四时之谬。(三)阴阳是可相离还是相待而有?这是涉及坚持一元论或导致二元论的问题。何瑭主张“阴阳相离”,说云、水等皆“独阴”,“少男有阳而无阴”,“少女有阴而无阳”,“凡属气皆阳”,“凡属形皆阴”等等。王廷相则说,“阴阳即元气,相待而有,不可离析”,独阴独阳皆不存在,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即言不可离。(四)形神有无之辩。何瑭从阴阳可离观点出发,断言“阴为形,阳为神,神无而形有”。王廷相则认为,“神必借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神者,形气之妙用”。由上述观点分歧,二人分别走向神不灭和神灭论。何瑭自称曾“出入佛老医卜之说者,将二十年”,其观点与之有一定渊源关系。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