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独孤及
释义 独孤及(725—777)唐洛阳(今属河南)人,字至之。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时,江淮都统李峘辟为掌书记。入为左拾遗,历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濠州、舒州、常州刺史等,俱有惠政。善写古文,长于议论,与李华、萧颖士齐名,反对骈偶藻丽的文风。亦能诗,门人编成《毗陵集》三十卷,内诗三卷。
独孤及(725—777)唐文学家。字至之。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以洞晓玄经对策上第,补华阴尉。安史谋反,避地东南。上元元年(760),入江淮都统李峘府掌书记。永泰元年(765),召为左拾遗,不久,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大历中,历任濠州、舒州、常州刺史,世称“独孤常州”。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之一,与李华、萧颖士同以古文齐名。又喜鉴拔后进,梁肃、崔元翰、陈京、唐次等均从其学。为文主张“以五经为泉源”(《赵郡李公中集序》),推崇两汉文章。文风峭丽奇警,不尚骈俪辞藻。梁肃《独孤及集后序》评曰:“其文宽而简,直而婉,辩而不华,博厚而高明。论人无虚美,比事为实录,天下凛然,复睹两汉之遗风。”所作《仙掌铭》、《吴季子札论》皆为传世名篇。著有《毗陵集》。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六八、《新唐书》卷一六二。

独孤及  725—777

唐朝文学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天宝十三载(754),应道举,对策高第,补华阴尉。后为江淮都统李峘幕府,掌书记。代宗召为左拾遣,力谏选贤任能,废除冗官,广开言路,节用爱人,消减兵员,减少贡赋。改任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后历任濠、舒二州刺史。时岁大旱,邻郡饥饿死亡近半,而舒州独安。因政绩加检校司封郎中。大历九年(774),改任常州刺史,4年后,病死于常州。他善写文章,长于议论、与李华、萧颖士齐名。反对骈偶文风,提倡古文,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其文名篇有《仙掌铭》、《函谷关铭》等。他的诗歌格调高古,不同凡响。有《毗陵集》传世。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