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火药 |
释义 | 火药作引燃、引爆、发射和推进的药剂。能在没有外界助燃剂的参加下迅速燃烧,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最早发明的火药为东晋的黑火药,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继黑火药之后,又相继出现无烟火药等品类繁多的火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工程各领域。火药唐初大医学家兼炼丹家孙思邈在其著《丹经》中,载有火药的配方:用硫磺二两,硝石二两研成末,加皂角子三个(皂角子焙烧成碳),放入埋在地下的炒罐中,然后用三斤熟碳放在罐口上煅制。这说明最迟在公元七世纪、我国人民已发明了火药。这是世界发明火药最早的记载。 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它的发明也在唐代。火药在晚唐已被用于军事,抛射火药成为非常猛烈的作战武器。宋朝路振在《九国志》卷二《郑璠传》中说:“天佑(904—907)初,“从攻豫章。璠以所部发动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对火药攻城的威力作了具体的描述。据北宋人许洞解释“飞火,谓火炮,火箭之类也。”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