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洪迈
释义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季子。绍兴十五年(1145)中博学宏词科。乾道间,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修国史。淳熙十三年(1186),为翰林学士,上《四朝国史》。宁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学识博洽,论述弘富,尤熟于宋代掌故。编著有《野处类稿》、《容斋五笔》、《夷坚志》、《万首唐人绝句》等。
洪迈(1123—1202)宋史学家、文学家。字景庐,号容斋,别号野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孝宗乾道六年(1170)知赣州。淳熙十四年(1187)权刑部尚书。光宗初为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宁宗嘉泰二年(1202)以端明殿学士致仕。谥文敏。迈与兄适、遵皆以文章取盛名。迈淹通史籍,尤精熟宋代史实,撰《钦宗实录》、《四朝国史》及《容斋随笔》,于历代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多有自得之见。又博采古今异事撰志怪小说集《夷坚志》,又有诗文集《野处猥稿》(后辑为《类稿》)。生平事迹见《宋史》卷三七三、清钱大昕《洪文敏公年谱》、洪汝奎《洪文敏公年谱增订》。

洪迈  1123-1202

南宋学者、文学家。字景庐,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皓之季子。与兄适、遵并称“三洪”。幼时,一日读书数千言,过目不忘,博极载籍。和两兄长试博学宏词科,唯独他被除掉。绍兴十五年(1145年)始中第,任吏部郎兼礼部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出使金国,书用敌国礼仪,金人令他改“陪臣”二字,他坚执不从。后遣归,出知泉州、吉州(今江西吉安市)。乾道二年(1163年),任起居舍人,遂悉心研史。三年,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继其父、兄任此三职。六年后,出知赣州、建宁、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地。乾道十一年(1176年)知婺州时,向皇上启奏:“金华的田地沙石很多,地势不受水,五是不下雨就旱,所以境内的池塘和湖泊最应当整治修理。命令有力的出力,有田的出谷,一共修塘堰及湖池八百三十七所。”婺军平日没有纪律,春天发的衣服就想去换钱,吏不准,就大声呼喊聚在郡将那里,郡将害怕,就估息迁就他们。洪迈来后,他们还习以为常,甚至用流言诽谤家族。洪迈用计逮捕四十八人,众人互相唆使乱叫,围着洪迈的轿子起哄,洪迈喝斥他们,众人很快就散去了。洪迈杀了首恶的二人,在市上悬头示众,剩下的有的处以墨刑,有的用棍子鞭打,没有敢喧哗的。特迁敷文阁待制。十二年再入史馆。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成《四朝史》。后又进为龙图阁学士、以端明殿学士致仕。他博极群书,熟谙经史,尤熟于宋代掌故,著作颇富。重要著作有《容斋随笔》、《夷坚志》等,编有《唐人万首绝句》等。均传于世。《容斋随笔》是宋代重要的笔记著作。多考证历朝经典史实、词章典故,于宋代朝章典制记述尤祥。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