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治其民,强其兵 |
释义 | 治其民,强其兵《管子》关于兵、民关系的论断。中国上古时代,无常备之兵,而是寓兵于民,或曰寓兵于农。春秋时齐国管仲所行“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合一的制度,就是明确以兵、民为一体的制度。故欲治其兵,必先治其民。《管子·七法》:“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能治其民矣,而不明于为兵之数,犹之不可。不能强其兵,而能必胜敌国者,未之有也。能强其兵,而不明于胜敌国之理,犹之不胜也。兵不必胜敌国,而能正天下者,未之有也。”治民,强兵,胜敌,正天下,作为《管子》实现其理想政治的几个阶段,其基础在于“治民”,关键又在于强兵。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