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沈阳之役 |
释义 | 沈阳之役明熹宗时明王朝与后金的一次战争。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杨镐萨尔浒兵败后,明政府派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到任后,严明军纪,加强防御,后金不敢犯。熹宗即位,听信给事中姚宗文的谗言,罢免了熊廷弼,以袁应泰为辽东经略,袁应泰一改熊廷弼的防御办法,在对后金毫不了解的情况下准备进攻后金,又毫无警惕的招降蒙古饥民,让这些人与汉民杂居。这时,后金厉兵秣马,准备夺取辽沈。努尔哈赤乘明朝皇帝更替,辽东经略易人之机,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二月,率八旗兵力一举攻下沈阳屏障奉集堡和虎皮驿。三月十二日,努尔哈赤兵临沈阳城下,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出城迎战,战死。总兵官尤世功往援,亦战死。袁应泰召降的蒙古饥民纷起为后金内应,沈阳被后金占领。沈阳被围时,总兵官童仲揆、陈策率军由辽阳(今属辽宁)前去救援,行至浑河,闻沈阳已失。周敦、秦邦屏、戚金等诸将愤然请战,各率部渡河,扎营未稳就遭到后金袭击,双方展开激战,互有伤亡,最后,因众寡悬殊,明军将士全部英勇战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