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汤若望 |
释义 | 汤若望 1592—1666耶稣会传教士,德国人。天启二年(1622)来中国。他通晓天文。在顺治、康熙朝掌钦天监达二十年之久,是明末清初很有影响的传教士之一。1617年,他在罗马学院修业期满升为神甫,被派来华,于1623年初到达北京。不久,把他的数理天算书籍呈送朝廷,得到张问达和徐光启的赏识,但因资历不够,职务不高,未被重用。崇祯二年(1627),徐光启奉命修历书,召汤若望、罗雅谷参加,在徐光启、李天经主持下,编成《崇祯历书》一部,其中汤若望编撰的有《交食历指》《交食历表》《交食表》《交食诸表用法》《交食蒙术》《古今交食考》《恒星出没表》部分。它引进了地球概念和地球经纬概念;介绍了西方的度量单位,把周天分为360°,一昼夜为96刻24小时,度以下用60进位制,使我国天文学从传统的代数学体系,转为欧洲古典几何学体系。崇祯十六年(1643)诏“即改为大统历法通行天下”。不久明亡,未能施行。在崇祯朝,汤若望还为明造大炮二十门,小炮五百门,传授了有关大炮制造法。 清军入京后,受到清人礼遇,多尔衮派兵把守教堂,于是他决心为清廷效力。多尔衮命他修正历法,定名“时宪历”,顺治二年颁行天下。同年顺治命汤若望掌管钦天监印,由于他编撰新历有功,加大常寺少卿衔。顺治对他非常宠信,把十九岁的生日,移到他家去过,并称之为玛法(汉语爷爷)。因此,大批传教士涌入中国,得到自由传教的权利。康熙三年(1664),杨光先诬汤若望窥探朝廷机密,里通外国,被判凌迟处死,为孝庄皇后所救,被释放,同年七月,病卒,康熙八年(1669)为之平反,但传教却被禁止。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