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欧阳建
释义 欧阳建(约270—300)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北)人,字坚石。石崇外甥。历官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甚得时誉。后为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害。提出“言尽意”的主张,认为“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肯定事物及其本质(理)是客观存在,不依人的主观为转移。进而提出“名遂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言尽意论》),以声与响,形与影的关系,说明物为第一性,名、言为第二性,名、言既能表达事物的现象,又能表达出反映事物本质的思想(意)而“无不尽”,与荀粲、王弼等人的“言不尽意论”相左。有《欧阳建集》二卷,已佚,今存《言尽意论》和《临终诗》。
欧阳建(约269—300)西晋哲学家。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豪强大族石崇之甥。历官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有才华,甚得时誉。擅名北州,时称“渤海赫赫,欧阳坚石”(见《晋书·石苞传》)。因参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被赵王司马伦所杀。时年三十余。在当时“言意之辩”中,作《言尽意论》,探讨了名实、言意关系,驳斥了流为风尚的“言不尽意”论,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认为世界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们对事物的“言”、“称”而转移,“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并认为“言”、“称”对客观事物的存在不起任何作用,“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还认为客观事物没有固定的自然名称:“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但同时又认为客观事物虽然无待于言,但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语言、概念是不可缺少的,“古今务于正名,圣贤不能去信”。人们对于客观的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不通过“名”和“言”便无法分辨和表达;“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辨物,则鉴识不显。鉴识至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充分肯定了语言、概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并强调“言”是能够精确地“辨其实”、“宣其志”的。还把“物”、“实”和“名”的关系,解释为形与影的关系:“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认为“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语言、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而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最后认为名与实“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矣,吾故以为尽矣”,在理论上批驳了“言不尽意”论。著作仅存《言尽意论》一文,载《艺文类聚》。
欧阳建(?—300)西晋文学家。字坚石。渤海(今属河北)人。石崇外甥。雅有理思,才藻美赡,时人有“渤海赫赫,欧阳坚石”之语。初为公府所辟。后迁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顿丘太守。曾与赵王伦亲信孙秀有隙。及伦篡立,又与石崇、潘岳暗劝淮南王允、齐王冏以图伦、秀,事发,为伦、秀所害。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0:18